踐行京津冀生態協同戰略 東方園林天津東麗項目紀實
火紅的八月,匯集著火的色彩。然而距離北京東南2個小時車程的地方,放眼望去卻是滿眼的郁郁蔥蔥。在這里,蜿蜒的水系、姹紫嫣紅的花田、平整的稻田和嬉戲的水鳥組成了一幅動人的畫卷,這里就是建設中的東方園林天津東麗綠色生態屏障區儲備林工程項目(一期)工程。
項目一期鳥瞰(在建中)
京津冀生態協同
生態屏障區總面積736平方公里,按預定規劃,到2035年計劃實現屏障區內藍綠空間面積占比不低于 70%,構建 “一軸、兩廊、兩帶、三區、多組團”的生態空間結構。
東方園林天津東麗綠色生態屏障區
儲備林工程項目(一期)工程規劃圖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指導下,融入京津冀生態協同國家發展戰略,加強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體系建設,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現代化天津具有重要意義。
堅持創新理念
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更是打造精品項目的核心部分。項目建設伊始,擺在東方園林東麗項目團隊面前的首先是土地的“三高”問題,既鹽分含量及PH高、地表潛水水位較高、地表水礦化度高,極易導致大型喬木及農作物存活率低下。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提升整體生態體系質量,并達到項目建設預定目標是不小的考驗。
在天津東麗區農業農村委員會等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東方園林運用臺田技術,挖土成塘,通過提高植被土基,增強排鹽排堿功能,項目部再通過更全面的針對不同鹽堿度適配植物篩選,大大提高了喬木類及農作物的成活率。同時場地還引入了周邊的袁家河水,通過場地內遍布的水系,進一步增強了河湖聯通性,提高了區域生態涵養質量。凈化后的河水又會回流到河道,對河道水質改善有積極作用。
該項目還依據空間形態和區域功能,在國儲林功能的基礎上規劃出風貌各異的千塘鱗次、百畝禾風、果園聞香、紫海金田四大功能片區,形成了濕地、農業、經濟林及地被等多個復合型景觀融合特色片區。
實干出業績
真金不怕火煉,生態做精更要靠團隊每個日夜的艱苦付出。在項目負責人的帶領下,東麗項目團隊扛住疫情考驗和建設任務的雙重壓力,向嚴格管理要效益,向多條線協同要效率,截止目前項目整體綠化工程已經完成60%,項目區的每處塘、林、湖、田都是東麗項目團隊的創新和實干精神的體現,并得到了天津市及東麗區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評價。
據東方園林東麗項目負責人介紹,目前項目主體工作以園建為主,主要涉及泵站、棧道、橋梁、地形路的施工。計劃10月左右會開始秋植工作,到時將有1.5萬株不同種類的樹木為區域再添綠色屏障,到2020年底完成項目整體風貌建設。